新聞資訊
2018年6月,ST昆機因為近年來連年虧損和財務造假,被證監會強制退市。
1.1我國是世界最大機床消費市場,但卻沒有行業話語權
圖2:德日兩國機床的消費份額和生產份額對比
圖3:數控機床進出口平均單價對比
1.2我國是世界最大機床生產國,但也是最大機床進口國
2016年,我國機床行業的生產規模約為1400億元,是世界機床的最大生產國,約占世界機床總產值的25%左右。
圖4:2016年世界主要機床生產國產值占比
2000年左右的世紀之交,在國家的政策支持和市場需求的強力拉動下,我國機床生產開始進入高速發展期。至2008年金融危機前后,我國已經成為世界機床第一大生產國,也成為世界第一大進口國。
圖5:1997-2016年我國金屬切削機床行業產量和增速(統計局)
2017年我國金屬加工機床進口8.62萬臺,進口金額達到86.79億美元(近600億人民幣),占世界機床市場總份額的10%左右,占我國機床市場總容量的28%左右。2017年我國機床的進口均價達到10萬美元左右,明顯高于國內機床產品的均價,可以看出進口機床以高端機床產品為主。
1.3產業鏈條逐步建立,但技術體系全面落后
我國機床行業經過近30年的發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產業鏈條也已經逐漸建立起來,但是卻面臨核心技術缺乏,技術體系全面落后的窘境,這在高端數控機床的產業鏈體系上表現的尤為明顯。
圖6:數控機床行業產業鏈構成
(1)核心部件嚴重依賴進口
核心零部件的技術水平直接影響著機床產品的性能。數控機床的核心零部件包括:數控系統、主軸、滾珠絲杠、刀具等。受到我國技術水平的限制,目前我國高檔數控機床所需的核心零部件(如:主軸、絲桿、軸承)主要從日本德國進口,數控系統長期依賴日本產品。
企業名稱 |
主營產品 |
全球排名 |
Fanuc |
數控系統 |
1 |
BIG |
刀柄 |
1 |
NTN |
軸承 |
1 |
NSK |
滾珠絲桿 軸承 直線導軌 |
1 3 3 |
表1:日本機床核心零部件企業位居世界前列
(2)基礎材料與基礎工藝落后
機床核心部件的國產化的前提是必須具有國產化的原材料,但是,和我國很多行業一樣,由于我國基礎材料和工藝的落后,造成我國很難生產出過硬的機床零部件。沒有高水平、高質量的基礎材料和基礎工藝,就很難造出高品質的核心零部件,也就很難改變我國機床“傻大個”的形象。
(3)主機廠缺乏核心技術,淪落為低端拼裝工廠
由于核心零部件一直無法有效突破,國內機床主機廠多數淪為低端的拼裝工廠,造成低端產品嚴重產能過剩,而高品質、多軸聯動、高附加值的產品缺有效供給不足,創新乏力。甚至有人曾經調侃地說道:我們除了廠房,其他都是進口。
二.我國機床行業全面危機
2.1生存危局
近年來,大連機床破產重整,昆明機床退市,沈陽機床危機四伏,行業內的龍頭企業紛紛折戟沉沙,我國機床行業進入全面危局。
圖7:國內機床公司盈利能力普遍較弱(%)
從歷史的盈利性來看,國內龍頭企業沈陽機床的盈利能力非常薄弱,利潤率非常薄,一直處于困損邊緣,尤其是2015年和2016年的巨額虧損讓企業背負了巨大的包袱,甚至面臨破產風險。
圖9:國內主要機床企業資產負債率高(%)
我國機床行業目前陷入到一種負向的死循環之中,全行業利潤低,甚至面臨生存危機,根本不可能有持續的研發投入,沒有研發投入就不可能形成自己的核心技術,沒有核心技術就沒有市場話語權,只能陷入到同質化競爭、產
能過剩和低價競爭這一惡性循環之中。
圖10:我國機床行業的危機之環
2.2技術之癢
(1)市場換技術的實效
我國2008年后就成為世界最大的機床消費市場,但是由于技術封鎖和缺乏行業頂層設計的原因,我國巨大的市場規模并沒有換來相應的核心技術。
圖11:德國通快集團每年研發占比
雖然整個機床行業自2011年以來處于下滑態勢,但是通快集團卻表現出了非常好的穩定性和成長性,這就是持續研發的力量。
2.3做大之痛
在本世紀之初的前十年,伴隨機床行業的高速成長,我國一些機床龍頭企業也開始野蠻生長,并在一片欣欣向榮之中發出各種豪言壯語,感覺世界機床行業已經踩在自己腳下。在做大之路上,大連機床和沈陽機床走得最遠,但也走的非常悲壯慘烈。
(1)做大嘗試
2004年,沈陽機床集團全資并購了具有140多年歷史的德國希斯公司,邁出了跨國經營的第一步。
2005年9月15日,沈陽機床集團有限責任公司收購昆明機床股份有限公司成為第一大股東,占比26.53%。2007年10月,更名為沈機集團昆明機床股份有限公司。
2011年,沈機集團的上市主體沈陽機床的營收一度達到96億元,沈機集團通過一些列的并購整合和拼盤子,一度成為世界上規模最大的機床企業集團。
圖13:沈陽機床曾在行業高速成長中快速崛起
與沈陽機床相比,大連機床的瘋狂成長之路有過之而無不及,將資本運營手段發揮的淋漓盡致。2012年,大連機床的營業收入達到184億元。至2017年,大連機床集團擁有全資、合資、控股及參股子公司40多個,其中與德國、日本、韓國、美國、瑞士等國企業的合資公司有8個,全資收購了美國英格索爾2個子公司,并購控股了1家德國公司。
(2) 做大之痛
2016年三季報上顯示,大連機床總營收93.34億元,利潤率只有3%;而起負債卻高達180.87億元,資產負債率達到77.08%,而在資產端,大連機床的存貨也高達79億元。
2017年伴隨去杠桿和去產能壓力的加大,大連機床最終暴雷,走上破產重整之路。
產業整合、產融互動是企業做大做強的重要路徑之一,但產融互動必須堅持“產業為本,金融為器”的原則,否則資本運營就會走向邪路或者變為飲鴆止渴。大連機床在資本運營上就顯得有些走形,為了融資而不停收購,但是收購并沒有形成產業上的協同和技術上的突破,而是形成了更大的融資成本和還款壓力,就被迫需要進行再一輪的融資,從而走向產融互動邏輯的反面。
企業做大,尤其外延式的企業增長,必須要有組織運營效率上的支撐才可以持續,否則就會因為管理無效率而形成巨大的內耗。企業為大而大,撿到筐里都是菜,最后只能是好菜也爛在筐子。沈機集團收購昆明機床并沒有實現強強聯合和產業協同,而是引發了昆明機床和退市和沈陽機床的危機四伏。
圖14:沈陽機床近年來凈資產收益率
企業變大并不意味著必然變強,也不意味著企業變大就可以有更大的研發投入實現技術上突破,而對外資的收購也不必然會帶來核心技術。沈陽機床和大連起床都有過外資收購記錄,但卻并沒有帶來核心技術上的突破,最終還是要依賴自身的研發能力。
圖15:沈陽機床資產負債率一直高居不下
三.我國機床行業危局之因
既然,機床行業如此困頓,且產業規模也不是非常大,我國是否可以放棄這一產業呢?機床行業產值的GDP占比不足0.25%,但是它對國民經濟的貢獻和價值卻遠非如此。機床是關系國家經濟安全的戰略性產業,我國的國防軍工、航空航天、高鐵核電等產業都離不開高端數控機床的支持。
機床行業是典型的產值較小但價值無限的產業,是必須依靠自身來發展的重要產業。那么,造成我國機床行業危局的原因何在呢?
3.1 外部宏觀環境的影響
(1) 機床行業周期與宏觀經濟密切相關,經濟走弱對機床影響較大。
機床采購是裝備制造業擴充產能或技術改造的行為,與宏觀經濟走勢和固定資產投資情況高度相關,因此機床行業是典型的周期性行業。從世界機床行業的發展歷程來看,機床行業大約每7-10年為一個周期,本輪的周期從2009年開始,一直持續到2016年,2017年機床市場出現起底反彈。
圖16:全球機床行業成周期性波動
(2) 我國本輪的去杠桿去產能對機床企業影響較大
機床行業處于周期低點,大面積處于虧損或虧損邊緣,再加上我國本輪去杠桿去產能,對機床企業的發展以及融資產生了比較大的影響,很多企業由于現金流斷裂而走向破產。
(3) 我國基礎研究薄弱,對機床企業的研發支撐有限
研發難度高、涉及的范圍廣,需要良好的科學和技術基礎進行大范圍的社會協作。但是我國的基礎研究薄弱,基礎材料研發落后,很難為機床行業提供有力的研發支撐。
3.2 行業內在的局限性
制造業的歷史經驗表明,制造業企業的發展戰略無非兩種:價格戰和差異化。價格戰的商業邏輯是生產的規?;?,大規模生產和大規模銷售帶來生產成本和管理成本的快速降低,從而形成規模效應;差異化戰略的商業邏輯是企業要設計和研發出不一樣的產品,需要企業具有非常高的設計研發能力。
在機床領域,由于下游需求的多樣性和特殊性,僅我國數控機床的產品品類就多達1500種以上,大量的機床產品為單件或小批量產品,因此決定了機床產品的標準化程度較低,這就意味著機床企業想通過規?;档统杀镜牡缆泛茈y走通。再加上核心部件嚴重依賴國外以及機床產品制造過程對技術要求極嚴苛,必然增加采購成本和管理難度,因此機床行業的低價戰略必然很難生存。
產品標準化低、技術要求高,決定了機床企業想要變大的難度非常高,需要企業具備非常高技術研發能力、組織管理能力和品牌營銷能力等綜合性能力。這也是世界機床行業為什么很難像其他制造業一樣可以走向高度集中的原因。標準化低、技術要求高,大大增加了行業的壁壘,必然要求企業走向差異化和專業化分工,也就不可避免的限制了“大而全”企業的發展。這也是沈陽機床和大連機床為什么可以做大卻很難做強的根本原因。
|
機床行業 |
工程機械行業 |
CR4 |
14% |
34% |
CR5 |
16% |
38% |
CR8 |
24% |
48% |
CR10 |
28% |
53% |
表3:全球機床行業和工程機械行業市場集中度對比
四.國機床行業未來之路
4.1需要國家在政策層面進行頂層設計
機床行業系統性危機決定了任何企業都無法通過單點突破來拯救整個行業,而是需要國家能夠意識到機床行業對國民經濟安全的重要價值,進行行業頂層設計,做好我國機床行業的中長期發展規劃,放棄市場換技術的幻想,堅持技術自主之路。中央和各級政府要制訂精準和可執行的配套支持政策,支持機床行業的產業鏈協同發展,鼓勵機床行業走向專、精、特、新之路。探索和制定符合我國機床行業發展的產學研合作機制,釋放社會的研發資源和活力,減輕機床行業研發負擔;國家要加大基礎研究投入的力度,只有全社會具備了基礎研究的實力和能力,我國機床行業的研發才能迎來真正的春天。
4.2 企業要做好戰略定位,有所為有所不為
從機床行業的特殊性和國際經驗來看,我國機床企業不適宜走大而全的道路,而應該有所為有所不為,確定自己的戰略定位和目標,發揮自身的獨特優勢,選擇一個適合自己的市場或產品方向進行專業化積累,集中精力持續投入、持續改進,從而實現市場和技術的突破。
4.3 有序引導產業資本和社會資本進入機床研發領域
雖然我國有些機床企業在資本運營上走過了頭,但不能否認資本市場對機床行業未來發展的重要作用。只要堅持產業為本,資本就會變成一把推動產業升級、推推行業發展的利器。尤其是對于需要大量研發投入的機床行業,必須要善用資本市場的力量,引導其有序合理地流向機床研發領域,驅動大國重器的崛起。
結語
機床行業的的發展歷程和所面臨的困境,是我國經濟發展歷程(尤其是制造業發展歷程)的一個略顯夸張的縮影,讀懂機床行業就可以讀懂了我國經濟發展中的許多重大問題。
工廠地址:江蘇省常州市新北區黃河西路786號
常州營銷中心:常州市新北區華山中路5號B218室
聯系方式:吳經理 15861192845
傳真:0519-89189507
QQ:519434942
Email:wushch2008@126.com